琵琶
公司總機:0755-88822469 83367289 82999569
OEM與工廠事務:吳小姐 0755-83367289
媒體與公共事務:徐先生 0755-82999569
產品技術與售后:廖小姐 13723725086
批發與琴行加盟:吳小姐 18588458289
公司地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街道任屋路81號B棟301
生產工廠:在廣東/江蘇/北京擁有5個提琴制作工坊;在深圳/東莞有2個配件工廠
李貴昕教你如何練琴(琵琶)
練琴,練琴,顧名思義,琵琶發出美妙的音色是練出來的,而不是只學不練就能成功的。“學三煉七”就是這個道理。老師教占三份,自己練占七份,因此,開發自己的悟性和良好的練琴習慣是學習和提高琵琶演奏技巧和水平的重要途徑。那么怎樣才能達到有效的練琴效果呢?據筆者幾十年教學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目前好多學生練琴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主要表現:只練遍數不練質量;只練新曲子不練舊曲子;遇到難點不知糾正,急于求成拔苗助長;只彈獨奏曲不彈練習曲;只動手彈琴不動嘴唱譜;粗心大意丟三落四等等。筆者根據長期的教學實踐經驗及耳聞目睹的練琴表現,談如下幾點建議和體會,為琵琶學生和教師如何應對正確練琴提供些許借鑒和幫助。
一、練琴就是改正錯誤。
練琴的主要作用是:背誦樂譜,熟練指法,流暢旋律,攻克難點,修正錯誤,提高水平等。但改正錯誤是練琴的重要內容。所以說不能就練琴而練琴,要有目的,又準備,帶著任務練琴,要注意每次練琴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就是我說的改正錯誤。
1.是要解決左右手型問題。手型的正確如否,對琵琶演奏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一般的講,手型對了,學習琵琶就學會了一半。那么正確的手形應該怎樣掌握呢?第一,左手手型問題。左手按弦要用屈指,每個指關節都要彎曲成弓形,用指尖按弦。這樣的手型靈活,彈性,里外推拉弦幅度大,按弦揉弦有力量。如果左手指平直按弦,會造成出現點不準,手指無力,弦按不實,左右碰弦出噪音。第二,右手手型問題。右手手型要呈半握拳狀,手心是空的,右手背的垂直角度與琵琶面板形成平面,演奏時以眼睛看不見手心為宜。右手指的中、小關節都呈彎曲狀。大指、食指都要彎曲,兩個手指尖捏在一起,如同中間拈一粒黃豆,手戶口呈圓形,也就是龍眼指法的形狀。為什么要采取龍眼指法呢?因為龍眼指法兩個指尖端距離近,運動行程小,彈挑動作快,轉換時間短,對快速彈挑能構成有利條件,右手臂保持在穩定的緊張與放松狀態。這樣,只要大指和食指積極運動,緊密配合,彈挑的速度就會自然加快。輪指的點子就會飽滿明亮,有很強的顆粒性。
2.是改正發音模糊不清問題。據了解,好多同學練琴中只練遍數,不糾正錯誤,致使毛病和錯誤天天跟著練琴跑,就是甩不掉。發音永久不清,線條老是不暢,難點總是絆腳、音色老是不亮。究其原因,這些同學只管練數量,完成老師和家長安排的任務,卻忽視了練琴過程中的毛病和錯誤。發音不清的根源是手指無力,左手按指不實,指端與相品接觸不嚴實,位置不準確,右手彈跳時手指缺乏彈性;輪指時五個手指力量不均衡,大指用力太足,無名指和小指軟弱而無力,發出來的聲音強弱不均,疙疙瘩瘩,即不統一,又雜亂刺耳。
那么怎樣才能達到發音清晰飽滿呢?
第一,彈跳。彈跳要從慢節奏的樂曲練習開始。因為放慢速度練習彈挑,手指準備時間充分,兩手運籌力量充足,手指的松弛和緊張的轉換得到有機的配合,指尖的力量能夠得到有效的充電,兩指的潛能和活力能夠從根本上得到鍛煉和提高。
第二,輪指。要放慢速度進行空弦輪指練習。因為只有放慢速度練習輪指,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科學方法。我們可先從食指起板開始,然后中指、無名指、小指依次向外彈出;也可以從大指起板,然后從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依次向外彈出。指與指間隔的時間要與鐘表秒針走動的時間一般快即可。正確的方法要求先把手指半握起來,然后依靠每個手指小關節的力量依次向外彈出,也就是一個一個地向外蹦,哪個手指彈得不響就要重新再彈,不可四個手指同時從弦上劃過。為了控制速度,鍛煉手指的內在潛力,可用口默念數字的方法控制發指時間,如:一(大指)二(食指)三(中指)四(無名指)五(小指),五(食指)四(中指)三(名指)二(小指)一(大指)的循環練指。大指的正確行程是,食指彈出,大指尖下滑到中指,中指彈出,大指尖下滑到無名指,無名指彈出,大指尖下滑到小指,然后大指挑弦。每個輪子都要堅持按這個規定練習。第一遍前行是大指起板,返回則是食指起板。每個手指完成彈弦后要迅速放松,由較直的指形恢復到半握拳的準備狀態。
第三模擬練習。要創造條件模擬輪指練習。也就是離開琵琶練習輪指,因為只在琵琶上練習輪指,局限性較大。因此要擴大練琴時間。如行走時,可以利用上衣對襟左側邊線做琴弦,左手捏住對襟下端將衣襟拉緊,右手可在衣襟邊上練習輪指;如上課和就餐時,可以把桌子面和桌子腿的邊楞線做為琴弦,在不影響學習和就餐之余練習右手輪指;再就是可以把墻角做為琴弦,只要路過墻角時,右手就要不失時機的在墻角上練上幾遍。達到走火入魔,不練輪指手指就會發癢,這樣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右手五指的內在力量和輪指技術就會不知不覺的逐漸加強。
二、練琴就是堅持重復。
著名戲劇家梅蘭芳講:成功在于重復。說到重復二字,大家都不陌生。那么我們把重復二字怎樣運用到琵琶練習過程中呢?一是要將學到的音階練習曲進行重復練習。比喻一共學習了10首音階練習曲,為了保證這10首曲子每天都能練習,根據你安排的練琴時間,可以將每一首練習曲每天練習2遍,一個月下來就能重復60次,一年就能重復700多遍。這樣練習壓力即不大,又能堅持經常。是一種較好的重復形式。二是隔天重復練習。就是將同一首曲子每隔一天練習2遍。這是因為同學們學習的曲子越來越多,一天內只能練琴2至3個小時,所學的曲子不能在每天內全部得到練習,根據現有的時間,每天只能練習10個曲子。那就要采取這種隔日練習的方法。第一天練前十首,第二天練后十首。即重復了先學的曲子,又溫習了后學的曲子。這樣,所學的曲子都能得到經常不斷地練習。三是選擇重點練習。就是在所有學過的音階練習曲和獨奏曲中選出重點樂曲,將這些曲子分成三類:保留曲目、難點曲目、重點曲目。根據你有限的練琴時間,將保留曲目每首每天練習2兩邊,難點曲目每首每天練一遍,重點曲目每首隔一天練一至兩遍。這樣就能使學到的所有曲目都能夠經常重復和練習,保持熟練而不生疏的狀態。(當然不包括時間充足的同學練琴)。切忌每次練琴只練習一、兩首曲子,不喜歡的就放到一邊,這樣既容易出毛病又不利于整體進步。要堅持天天練琴。做到眼勤,腦勤,手勤,嘴勤。琴不離手,嘴不離口。一天不練,手腳慢。兩天不練,丟一半,三天不練,門外漢。四天不練,瞪眼看。說的就是不堅持練琴的危害。
三、練琴就要慢速練習。
慢速煉琴的意義何在?“慢練尤如‘放大鏡’,把樂曲中的所有細節都擴大倍數,使學生容易注意音樂的每一個細節。趙曉生先生說得好:“慢練是克服一切技術障礙之本”。慢練的最大優點是來得及思考,來得及準備,來得及根據視覺、聽覺得到的信息及時調整、修正練琴中的缺點及毛病。否則,學生及老師只能演奏出浮淺而粗糙的音樂。
指導學生慢練的方法之一是用節拍器管住他們。如學習新樂譜,如果磕磕拌拌地快彈,只能得到一種混亂的音響和混亂的節奏關系。放慢速度,眼睛來得及看,兩耳來得及聽,兩手來得及準備,能按照樂譜標注的節拍,節奏,音符,各種指法符號的相互關系,準確的把握它們,并能正確的表現這些指法和演奏符號。這樣練琴,雖然速度慢些,但能獲得正確的節奏、音調和指法。它可以避免事后對先入為主的錯誤進行修正(就是快速練琴時出現的錯誤),從而減少時間與精力。因此,只有堅持慢速練習,才能為今后快速而準確地演奏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技巧練琴方面來說,技術動作的規范和準確要靠意識的支配和修正,只有在較慢的演奏速度中才能夠做到,如果一開始缺乏有意識的規范要求,一但錯誤動作形成習慣就很難糾正了。
值得強調的是,一首作品在練習熟練后,是否還需要慢練。許多學生在這個問題上都會忽視或不愿再作慢速習練。這是因為不明確這個階段慢速練習的本意之緣故。事物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舉個例子說吧,剛做好的餅干也會變軟;軟呼的面包也會變硬。軟的變硬,硬的變軟,這是什么原因呢?物理學上叫做“無序”,即事物走向反面的一種規律。一首練習成熟了的樂曲,如果不再適當的慢速練習,有意識的加強和鞏固,那么意識中的習慣動作會逐漸變得模糊,紊亂,既不清楚,又不準確。如不及時發現和糾正,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演奏中的失誤或錯誤。從音樂表現方面說,因缺乏有意識的訓練,逐漸喪失鮮明的表現力、細膩的精確力,藝術的表現力、說服和感染力。所以即使在作品練習成熟之后,也要進行經常性的慢速練習,尤其是對一些難點樂句、樂段,更要進行細致的精雕細刻和打磨。俗語說得好“慢些,你就能更快”,“欲速則不達”,“寧可慢不可亂”“慢工出巧匠”就是這個道理。
四、科學安排練琴時間和內容。
在學習琵琶過程中,科學練琴是一個重要環節,他即是上課的繼續,又是自我檢查的過程。根據上課時老師提出的要求、問題和所留作業的情況,學生下課后要制定一周內完成作業的計劃和方案。練琴時要養成精力集中、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訓練和提高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糾正問題的能力,有效地提高練琴的效率和質量。
1、每日練琴的時間。一般最好每天安排兩個練琴時間。(無論專業和業余,最佳練琴時間為早晨)按45分鐘為一堂課計算,每個練琴時間為兩節課,也就是一堂課90分鐘,中間休息5至10分鐘。老師的指導僅占成功率的30%,而自己的勤學苦練卻占成功率的70%。偉大的科學家居里夫人深有感觸的說: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京劇大師梅蘭芳說得好:成功就在于重復。所以學習琵琶演奏更離不開辛勤的汗水和重復。一般的講,初級階段的學生每天練琴時間不少于2個小時,中級階段的學生每天練琴要保證3個小時,高級階段的學生每天練琴時間不得少于4小時。只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做到勤聽、勤看、勤思、勤練,不惜付出汗水和心血,琵琶演奏水平就會日漸提高。
練琴時一定在精力充足的情況下進行,保持旺盛的精神狀態,有利于大腦的敏銳、辨析和指揮能力。
2、每日練琴的內容??蓞⒄绽钯F昕編著的《名家教琵琶》規定曲目練習。
(1)活指練習。以把位活指為主,固定基本的手型與按指方法,繼而練習耐力和手指的潛在能力。
(2)音階與換把練習。在熟練了各個把位的基礎上,再進行五聲音階、七聲音階的練習。然后進行各種換把和跳把練習。
(3)彈挑練習。要注意掌握右手的基本技巧、力度和靈活度,食指和大指呈彎曲狀,手虎口成龍眼狀,兩指間的指尖靠在一起,如拈一粒黃豆。這樣兩指尖間距離小、節奏快,有利于提高彈挑速度。
(4)過弦練習。掌握了彈挑的方法后,要進行彈挑正反組合練習及各種節奏型練習。
(5)輪指練習。要單獨進行分解輪指練習、半輪練習、長輪練習等和挑輪練習技巧,提高手指的獨立性和發音的顆粒性。
(6)揉弦練習。琵琶揉弦必須進行單獨的專門練習,先練單音揉弦,再練長音揉弦。
(7)左右手技巧綜合練習。包括彈挑、輪指、搖指、鳳點頭和會組指法以及其他左手指法練習。
(8)快速練習。要練習左右手在進行快速演奏中的密切配合,鍛煉提高演奏各種旋律曲調的適應能力。
(9)綜合練習。加強左右手各種技巧的配合,以練習琵琶練習曲和琵琶獨奏曲為主。注意培養自己處理樂曲的演奏能力。包括樂曲的力度、速度、表情、音色的表現等等。
五、練琴的技術問題。
琵琶演奏技術是一個深奧、復雜、多變的工程問題。是琵琶演奏水平進入精秒階段的必由之路。那么什么是琵琶演奏技術呢?
1、音色變化的處理。豐富多彩的音色變化,是琵琶演奏的重要表現形式。在演奏中采取不同的技巧和方法,可使演奏樂曲產生不同的音色變化效果。其音色的主要變化表現為:柔和與剛勁、圓潤與干澀、渾厚于單薄、結實與虛飄、粗獷與細膩、明亮與暗淡、松弛與緊張等等。
琵琶的音色變化主要是通過各種演奏技巧的應用而產生的。其中右手指法對產生豐富多彩的音色變化起著重要作用。例如右手指尖觸弦點、指甲觸弦的面與鋒,指甲觸弦時與弦構成的角度,運動的速度和觸弦時對弦的用力的改變等,都可以產生不同的音色變化。
2、調控觸弦點音質。右手指尖觸弦的部位。觸弦的部位不同,導致弦的張力不同,泛音震動也不同。觸弦點一般分為上、中、下三個不同的部位?!爸小睘榭拷鼜褪痔?公分處為最佳觸弦點,是最長用的觸弦點。彈奏此觸弦弦的張力適中,發音洪亮,音質良好,顆粒性強,松硬感適度。初學者必須把握好這個部位,手指不要上下移動。一般地說,“上”和“下”是對比性的變化,以常用的觸弦點為中心,根據需要可以上下移動觸弦位置。向上移動到品位處,弦的張力就小,產生諧和的泛音則比較多,余音延續的長,音色圓潤柔和,但點的感覺較弱;向上移動的距離越大,音色變化的幅度越大,觸弦點在第二把位時(即弦身的二分之一處),產生諧和的泛音也就越多,音色則飄浮,其余音延續時間更長。點的感覺更弱,如:《彝族舞曲》結尾的琶音出觸弦點就在上邊,恰當的使用能給人以遙遠或逐漸消失的感覺。
觸弦點向下移動到復手處,顯得張力大,導致弦的振動頻率加快,能產生清脆而單薄的音色。觸弦點過分靠下(到復手處時),其音色尖銳、干癟、生硬,一般很少使用。但根據音樂表現的需要,可使樂曲產生明顯的音樂對比色彩。如:《狼牙山五壯士》第二段描寫日寇主題的音樂,觸弦點就是在靠近復手處模仿小號加弱音器的效果,是音樂表現出灰暗、干枯、陰冷的音樂特點。
3、指甲觸弦的面與鋒。觸弦的面與鋒就是右手指甲與弦的接觸部位。一般地說指甲觸弦的大小與入弦的深淺成正比,即入弦深接觸面就大。其發音飽滿、厚實。入弦淺接觸面就小,其發音輕柔,圓潤。因此,接觸面大小,決定音色效果變化不同。在演奏過程中,觸弦面的變化要取決于弦的粗細,音的強弱及樂句的情緒而定。如彈一、二弦時,應當縮小接觸面;彈三四弦時,應當擴大接觸面;彈清晰活潑的樂句時,要適當縮小接觸面;彈強音時,要適當擴大接觸面;彈弱音時,要適當縮小接觸面;漸強時,要逐漸擴大接觸面;減弱時,要逐漸縮小接觸面。用以擴大和縮小接觸面的形式和方法演奏,是右手演奏琵琶音色變化的最基本方法。
為了更好的掌握和運用好接觸面的方法,取得完美準確的音色變化,我們可以將指甲的用鋒分為中鋒、偏鋒、側鋒三類指鋒。
第一、側鋒。所謂側鋒就是指甲的上下(左右)邊沿。側鋒觸弦面最小,其音色剛健結實,,搖指大多采用側鋒。如要求音色比較柔和或弱奏時,要用側峰的偏上部位,入弦要淺。如果要獲得明亮、渾厚的音色,就要使用上側鋒或下側鋒,彈得方向要斜。
第二、偏鋒。即指甲面的左右面。由于指甲面呈弧形,偏鋒接觸弦的面積較大,它的音色渾厚,柔潤,一般多用于慢速彈跳、掃弦等指法。慢速彈跳多用于演奏文曲和慢節奏的曲調,使用偏鋒指甲經過弦的速度慢,再輔以手腕和小臂動作的演奏,可獲得極深沉、柔和的銀色。掃弦也多采用偏鋒,因為它接觸面大,作用于弦上的時間長,力量大,故音色剛勁有力,強而不暴。
第三、中鋒。就是指甲中間的面。中鋒接觸弦的面積較大,所以中鋒發音具有明亮清晰飽滿的音色效果。中鋒是我們常用的指法,前邊說的基本接觸面就是中鋒。
因此,指甲的用鋒不但與音色有關,而且與演奏方法有著直接的聯系。例如輪指,一種是腕部運動的方法,其手心順時針方向略向外翻轉,因此它的手指適用偏鋒,這種用峰其音色柔和、暗淡。另一種輪指是腕部不動,只靠每個手指運動。每個手指用的都是中鋒,其音色明亮、結實。這些指鋒的運用要與其他的手法配合運用,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4、掌握觸弦的角度。觸弦角度,(又稱吃弦深度)及右手指甲與弦所構成的角度。我們演奏琵琶經常用的觸弦角度為45獨角,因為這種角度便于發揮手指向前運動的沖力,又便于手指對弦施加一定的壓力,也就是說“沖力”和“壓力”結合的比較好。所以它的音色既有厚度又有亮度。如果指甲觸弦在30度以下,甚至接近平行,指甲就會從弦上一劃而過,造成擊弦無力,因為指甲觸弦的面過大,導致雜音較大。如果指甲觸弦角度在110度以上,弦身上方得不到指甲的壓力,而造成音色淡薄、漂浮,缺乏共鳴。因此,只有用45度的觸弦角度,才能取得理想的音色效果,更好的發揮演奏技巧。
45度角是我們常用的角度。根據音樂情緒而變換觸弦角度,就會出現多種層次音色變化。以輪指為例:如滿輪,輪雙弦時,擊弦的角度接近90度,手指伸的較直,音色鋼勁有力,適合演奏氣勢磅礡的音樂形象。如五指長輪時,擊弦角度在45度,手指基本成拳型,其發音揉和圓潤,適合表現優美抒情的旋律。長輪漸長時,角度由原來的45度逐漸增大到接近90度,同時指甲面由原來的傾斜逐漸變成垂直面板,目的是增加指甲與弦的對抗度,音色由厚、軟變成脆、硬。漸弱時反之。
在實際演奏中,角度與音色的強、弱、堅、柔、厚、薄關系極大,反應也特別靈敏。因此,必須練好各種不同的角度的控制能力,并形成習慣。尤其在進行連續演奏時,并能隨時做到對各種不同角度的控制,使之變換自如。
5、觸弦的速度與力度。指甲經過弦身時,有快速、中速、慢速之分,(也就是指甲在弦上停留的時間有長有短)之別。
第一、速度變化。由于速度層次的不同,而帶來力度層次的變化。實際上指甲經過弦上的速度快,沖力就大,弦的振幅增大,頭音也大,音色剛健。反之,指甲經過弦的速度慢,沖力就小,弦身的變化較緩慢,弦的振幅平穩,音頭圓潤,音色純正柔和。所以指甲經過弦的速度、力度不同,產生的音色就不同。
第二、力度變化。速度快,力度就大;速度慢,力度就小。指甲經過弦上的速度快,作用力短,其音色就??;指甲經過弦上的速度慢,作用力長,其音色就厚。
第三、壓力變化。指甲對弦的壓力大,發音就深沉、厚實;壓力小,發音就纖細、柔和。指甲經過弦的速度快,壓力小,發音則跳躍、短促。由于壓力的大小變化,使樂曲中的樂句形成了鮮明的音色對比,從而使音樂更具感染力。
6、處理好用力與放松的關系。在琵琶演奏中,用利于放松是兩者不可分割的矛盾統一體,手指的運動是由于肌肉的伸縮引起的,每一個音的奏出,都經過對琴弦的用力與放松過程,演奏中要求手指在觸弦的一剎那間用力,離線后立即放松。沒有用力無所放松,不會放松就談不上用力。我們在演奏過程中的用力與放松,實際運作程序是:用力——放松——再用力——在放松的交替過程。用利于放松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只強調用力就會造成緊張生硬;只強調放松,手指就會松懈無力,達不到靈活生動的演奏效果。
六、練琴對作品理解和舞臺表演。
這個問題是所有琵琶練習技巧和內容的綜合體現,也是全面發揮和施展琵琶演奏才能和綜合藝術水準的落腳點。
1、音樂作品的演奏。我們拿到一首樂曲,首先要進行如下步驟:
第一、認真了解樂曲的內容、主題、風格、產生年代、創作意圖等等。有些樂曲標題與內容一致。我們可以通過標題來了解樂曲內容。也可以用聽錄音磁帶和視頻的形式幫助我們掌握和熟悉樂曲內容、背景、主題和風格。
第二、要養成先唱后彈得好習慣。要想成功的演奏好一首樂曲,必須先掌握曲子節奏、打好拍子。把各段節奏唱準,然后再演奏樂曲。因為節奏的準確入否,是演奏好樂曲的關鍵一步。所以,必須先抄好樂曲,甚至背誦樂曲。然后演奏樂曲就能達到節奏準確、音樂形象完美的效果。
第三、要學會分段分句。演奏樂曲之前,先搞清楚樂曲的段落之后,再逐段逐句進行練習。根據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分析、想象,對樂曲分段分句的進行處理,這就叫二度創作。樂段樂句的處理,主要是對音樂的速度、力度、音色,選擇變化手段的有機結合而完成的。同時演奏中所采用的各種技法還要符合樂曲作品內在的情感要求。
第四、要單獨練好樂曲中的難點。一首完整的樂曲,無論程度高低,都有演奏一至兩個難點樂段和樂句。一是要把樂曲中的難點抽出來單獨練習,在熟練后再連貫整個曲子練習;二是要放慢速度進行練習。因為慢速練習有利于進行思考、調整和改進動作。熟悉后逐漸加快速度。這樣可以檢查演奏的指法是否對錯,增加樂曲演奏的靈活性和連貫性,通過這種從慢到快、精雕細刻的練習,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第五、要有整體布局的演奏觀念。打好以上基礎后,再將全曲連續起來演奏。要明確每個段落在整首曲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認為只彈好標注的指法就完事的思想,眾多的指法是為音樂形象服務的,不同的演奏指法是用來揭示不同的音樂形象的手段。同學們不要顧此失彼,使曲子演奏的支離破碎。
2、舞臺演奏與表演。 學習琵琶的演奏目的是為了舞臺表演。演奏者進行舞臺表演時,除了熟悉運用樂曲中的各種技法外,還要貼切的投入自己的真實情感,這一點是琵琶演奏最難把握的課題。
第一、演奏時要自然、得體、大方。首先要注意外在的儀表和正確的演奏姿勢;其次要保持精神煥發,鎮定自若,做到得心應手,心理平衡穩定。過于興奮會使演奏失控,過于壓抑又會失去演奏激情,這就涉及到舞臺演奏的感覺問題,由于心情緊張,一旦在舞臺上找不到滿意的感覺,就會努力的尋找平時練琴時的表現來穩定情緒。所以,平時練琴的狀態如何,對舞臺演出的成敗有直接影響。因此,在平時練琴時就要認真鍛煉自己的良好心態,學會控制情緒,無論練琴和演出,都要高度集中精力,認真處理好每一個樂段和樂句,將音樂表現和技巧有機的統一結合,達到“心手合一”、“聲情并茂”“人琴一體”的藝術表現程度。
第二、要把握好樂曲風格。樂曲風格的把握,是舞臺表現中的重要一環,也是諸多技術因素的綜合體現,演奏風格可分為兩種:
(1)是樂曲本身風格。就是樂曲本身所帶來的旋律、節奏等一系列的特點,如王惠然的《天山之春》和《彝族舞曲》,音樂本身的風格就截然不同,前者是新疆民族風格,后者是云南地方風格。其次,音階、調式、節奏等都不一樣。要演奏好一首樂曲,首先要熟悉樂曲的創作背景、創作年代、作曲家的個性等等,從整體上對樂曲全面把握。
(2)是表演者自身的音樂素質和氣質。演奏著音樂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把握樂曲風格的粗細、高低、文野等等。首先技術上要弄懂所奏樂曲的創作方法、旋律與節奏的特征所在。個人演奏風格設計方面較多,有的表現在明亮、清脆的銀色;有的則喜歡渾厚、響亮的音色;有的細膩者從小處著眼;有的粗獷者從大處著手;有的喜歡力度與速度的較大對比;有的喜歡自然穩妥的節奏變化等。這是由每個人的不同氣質所決定的,是從別人身上學不到的東西,只能學習各種流派的演奏手段、方法、技巧等技法。
第三、要學習各種流派的演奏風格。主要包括地方風格和演奏者個人氣質特點。演奏風格問題,起決定作用的是演奏者本人,沒有相當的音樂修養,就談不上演奏風格。因此,初學者不存在把握樂曲風格問題,只有達到一定的演奏水平之后,風格問題才能提到訓練日程上來。因此,我們還要通過各種途徑不斷擴大自己的音樂視野,豐富音樂知識,提高音樂修養及音樂鑒賞能力。厚積薄出,成為一名出色的琵琶演奏家。